全国最大!哈密“光伏+光热”项目并网满月,最高负荷6.2万千瓦
发布者:Catherine | 来源:石榴云/新疆日报 | 0评论 | 309查看 | 2025-11-04 16:14:09    

11月3日,清晨时分,金色的阳光映照着哈密市伊州区西山乡的戈壁。一排排银色的集热管整齐排列,下方的反射镜汇聚阳光,将热量准确反射到集热管上。


集热管上方的二次反射镜,再次汇聚阳光,将热量投射向集热管。管中,粒粒熔盐逐渐融化成550摄氏度的流体,向厂区两座巨大的熔盐储热罐流淌。储热罐中的熔盐与水发生热交换,产生的高温高压水蒸气,成为汽轮发电机组的动力。


ac2add922cb117a2a54c289452230591_W020251104031057080709.jpeg

10月27日,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新疆分公司哈密100万千瓦“光伏+光热”一体化综合能源示范项目集热站区场景。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魏永贵摄


这是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投资建设的哈密100万千瓦“光伏+光热”一体化综合能源示范项目光热电站的集热装置。这个项目中的光热电站装机容量达10万千瓦,其集热面积为80万平方米,太阳光反射镜达26万块,空中的真空管共46路长12000米,是我国当前最大、新疆首个“线性菲涅尔”光热发电项目。


“线性菲涅尔”是光热领域前沿技术,它利用法国物理学家菲涅尔提出的光的反射和折射原理,通过太阳能的转化来发电。


“整体项目是2024年4月开工的,总装机容量100万千瓦,由10万千瓦的线性菲涅尔光热电站和90万千瓦的光伏电站组成。2024年12月22日,光伏部分的90万千瓦电站并网发电。今年9月18日,光热电站并网发电。光热电站并网至今已一个多月,最高负荷达6.2万千瓦,运行平稳。”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新疆分公司哈密“光伏+光热”项目运行负责人金一明说。


金一明介绍,该项目创新采用光热与光伏联合发电模式,通过运用防凝运行新工艺,保障光热系统在复杂环境下高效稳定运行,同时光热电站还能在夜间发电。光热与光伏发电联动,可以有效解决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问题,大幅提升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fd18b861240cd4e659a6a5e73686645_W020251104031057346610.jpeg

10月27日,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新疆分公司哈密100万千瓦“光伏+光热”一体化综合能源示范项目光热电站站区场景。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魏永贵摄


走进站区,处处静谧安详,和煦的阳光令人温暖。“经测算,哈密全年可发电日照时数超过3170小时,是全国日照最充裕的地区之一。在哈密,新能源产业发展前景非常广阔。”金一明说。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实施产业创新工程,一体推进创新设施建设、技术研究开发、产品迭代升级,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


“哈密100万千瓦‘光伏+光热’一体化综合能源示范项目,是哈密市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加快科技创新的样板之一。目前哈密市新能源装机规模已超230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占比达64%,居全疆之首。我们要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指引下,进一步挖掘转化哈密能源资源优势,努力建设富有哈密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在接续奋斗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疆篇章。”哈密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副主任依布拉音·克其克说。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