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基能脉第三十一届兰洽会参展侧记:绿色科技绘就丝路新画卷
发布者:xylona | 来源:恒基能脉 | 0评论 | 309查看 | 2025-07-11 11:49:43    

盛夏七月,万物竞秀,滚滚黄河从兰州穿城而过,涌动着甘肃省日新月异的发展脉搏。7月6日-10日,第三十一届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以下简称“兰洽会”)在甘肃国际会展中心如期举办,吸引了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家企业参展,国际化、专业化程度再创新高。


1.jpg

甘肃国际会展中心外景图


2.jpg

第三十一届兰洽会于7月6日上午隆重开幕


在这场我国西北地区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投资贸易盛会上,CSPPLAZA平台会员单位——恒基能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恒基能脉”)以其全球领先的“多塔一机”风光热储一体化解决方案成为焦点,不仅吸引了各级领导的广泛关注和媒体的争相报道,更收获了广大专业观众的点赞及甘肃科技馆的驻展邀约,体现了甘肃省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彰显了恒基能脉作为光热发电行业技术领跑者的非凡实力。


让我们透过兰洽会的窗口,探寻恒基能脉与甘肃这片能源沃土如何深度同频共振,携手书写绿色发展的时代新篇章。


01


黄河之滨迎盛会 政企互动与战略合作的“双向奔赴”


本届兰洽会上,恒基能脉展台位于酒泉展馆光热发电专区,其“多塔一机”风光热储一体化解决方案,吸引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的广泛关注。


3.jpg

4.jpg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主席、中国民间商会会长高云龙,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胡昌升等领导莅临恒基能脉展区参观指导


开幕前的高规格巡馆活动为恒基能脉的参展开了好局。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主席、中国民间商会会长高云龙,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胡昌升,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任振鹤等甘肃省有关领导及酒泉市委书记王立奇,酒泉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党组书记、市长唐培宏,酒泉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市委秘书长石峰,副市长靳巧荣、黄振东等酒泉市领导,以及玉门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李应伟,敦煌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朱建军,张掖市高台县委书记张龙和嘉宾莅临主展馆巡馆时,饶有兴致地参观了恒基能脉展区。


领导们驻足于“多塔一机”沙盘前,认真听取技术讲解,对恒基能脉在光热发电领域的创新举措给予了高度评价。这种“省-市-县”三级联动的关注,既反映出各级领导对新能源先进技术及项目实践落地甘肃省的高度重视,也彰显了恒基能脉技术方案的先进性与市场吸引力。


5.jpg

酒泉市委书记王立奇,酒泉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市委秘书长石峰,副市长靳巧荣、黄振东等酒泉市领导参观恒基能脉展区


6.jpg

酒泉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党组书记、市长唐培宏参观恒基能脉展区


7.jpg

玉门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李应伟,敦煌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朱建军等领导参观恒基能脉展区


兰洽会期间,恒基能脉创始人、总经理陈松应邀出席各类招商引资推介会,并专程拜会了甘肃省多个太阳能富集区域的市县领导,洽谈合作事宜,共谋发展大计。


在兰洽会开幕前夕的7月5日,陈松总经理受邀参加甘肃省张掖市招商引资推介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并在会后拜会了张掖市高台县委书记张龙、副县长李潇雨,为双方后续合作明确方向,奠定务实基础。


通过面对面交流,恒基能脉得以更加精准地把握甘肃各地市县新能源发展政策和资源禀赋,为其“多塔一机”项目在酒泉、张掖、武威等地的布局铺平道路;地方政府亦借此契机,了解光热发电行业前沿技术和工程实践,优化本地能源发展规划,实现精准招商。这种政企间的“双向奔赴”,正在甘肃大地上演着一场新能源产业升级的生动实践。


8.jpg

9.jpg

7月5日,恒基能脉创始人、总经理陈松应邀出席甘肃省张掖市招商引资推介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


02


技术引领展实力 “多塔一机”背后的创新逻辑


恒基能脉在本届兰洽会上引发的关注热潮,核心驱动力在于其“多塔一机”风光热储一体化解决方案所展现的技术创新性与工程可行性。这一技术方案之所以能够成为行业焦点,并吸引各级领导、专业人士及媒体的广泛关注,源于它直击光热发电行业痛点,提出了突破性的解决方案。


10.jpg

第三十一届兰洽会主场馆掠影


传统光热发电的技术瓶颈在能源行业早已成为共识。常规塔式光热电站采用“一塔一机”配置,单个吸热塔配套一台汽轮发电机组,这种设计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一方面,受限于镜场聚光面积和吸热塔容量,单机装机规模通常较小,普遍在100MW以下,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另一方面,汽轮机小型化导致效率低下,单位投资成本居高不下,经济性难以与光伏发电直接竞争。这些因素共同制约了光热发电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11.jpg

三峡恒基能脉瓜州70万千瓦“光热储能+”项目实景图


恒基能脉提出的“多塔一机”技术方案,正是针对这些行业痛点进行的系统性创新。该方案采用多塔聚光集热、集中储热发电模式,通过多塔镜场协同运行,配合熔盐储热系统和高效、大容量发电机组,构建了“风-光-热”多能流耦合系统。相较传统单塔单机模式,“多塔一机”镜场效率可提升20%以上,而装机容量则可提升至350MW以上。该技术方案可配套10~16小时熔盐储热系统,能有效平抑风力、光伏发电的波动性,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带有转动惯量的绿色调峰电源。


12.jpg

13.jpg

恒基能脉创始人、总经理陈松视察公司展台,并与现场人员合影留念


陈松总经理在视察恒基能脉展台时特别强调,要以兰洽会为纽带,深化与甘肃各级政府的合作,加速推动“多塔一机”项目在酒泉、张掖、武威等太阳能资源富集区的布局。这一表态体现了恒基能脉将技术创新与区域发展紧密结合,“立足甘肃,辐射全国”的战略构想。甘肃作为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和广阔的土地资源,是验证和推广大规模光热发电技术的理想区域。恒基能脉依托甘肃的资源优势和政策支持,正在走出一条“技术研发-工程验证-商业推广”的良性发展道路。


03


产教融合扩影响 播撒绿色能源的“未来火种”


除了领先的技术实力,精良的展台呈现亦是恒基能脉展区备受瞩目的一大原因。兰洽会期间,恒基能脉展区人头攒动,访客络绎不绝。


“这种可视化呈现方式让人一目了然,尤其是多能源耦合调度演示,对规划大型综合能源项目很有启发。”一位来自酒泉市的光热发电行业从业者李先生如此评价。


14.jpg

第三十一届兰洽会主场馆掠影


恒基能脉精心设计制作的“多塔一机”风光热储一体化方案沙盘,通过动态演示,生动展现了“光热+光伏+风电+储能”多能互补系统的运行逻辑与“多塔一机”系统的技术优势。沙盘模拟了多个吸热塔共享一台汽轮发电机组,实现了镜场聚光面积扩大和汽轮机容量提升,系统性解决了传统塔式光热发电单机容量小、效率低、成本高的行业难题。同时,沙盘还模拟了光热与光伏、风电和储能设施的完美耦合,形成多能互补的综合能源解决方案,有效平抑单一能源波动,提高电网稳定性。


15.jpg

恒基能脉“多塔一机”风光热储一体化方案沙盘实拍图


恒基能脉在本届兰洽会上的展览,不仅收获了大量专业观众的好评,也吸引了包括甘肃省广电总台、兰州电视台、酒泉报社在内的多家媒体记者的驻足采访,恒基能脉成为本届兰洽会新闻报道的“高频词”。


良好的沙盘展示效果和专业的讲解有力提升了恒基能脉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知名度,甚至引来了甘肃科技馆的特别邀约。经过实地考察和友好协商,恒基能脉与甘肃科技馆签署了沙盘捐赠协议。兰洽会结束后,“多塔一机”沙盘将赴甘肃科技馆长期展览。这意味着恒基能脉的技术创新成果将从专业领域走向社会大众,成为科普教育和科学启蒙的生动教材。这种从实验室到展览馆、从专业领域到公共领域的跨越,恰恰印证了“多塔一机”技术的成熟度和社会价值,它不再仅是图纸上的构想,而是已经具备推广条件的实用技术,正在为能源革命贡献实实在在的解决方案。


16.jpg

17.jpg

7月8日下午,恒基能脉甘肃分公司总经理黄德贤(上图右三)带队赴甘肃科技馆参观考察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恒基能脉的技术影响力已延伸至教育领域。据兰州市某中学高三学生李子轩透露,恒基能脉在甘肃瓜州打造的全球首个“双塔一机”光热电站案例,已被编入兰州市高二升高三的地理及化学试卷,成为莘莘学子了解新能源技术的窗口。这一现象既反映了恒基能脉技术的领先性,更体现了甘肃省在打造能源强省过程中,注重将产业与教育融合,在推广科学技术的同时,也为青少年播撒下投身能源事业的种子。


奔腾的黄河生生不息,甘肃这颗丝路明珠,正在现代科技赋能下熠熠生辉。古代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桥梁,今天的甘肃则在绿色能源革命中再次扮演起连接东西的角色——将西部丰富的可再生能源通过特高压电网输送到东部负荷中心,实现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恒基能脉的“多塔一机”技术,恰如现代版的“驼铃”,以其独特的技术语言,参与构建新时代的能源交流通道。


回望本届兰洽会,恒基能脉的亮眼表现犹如一面镜子,折射出甘肃省新能源产业的蓬勃活力。从瓜州的“双塔一机”到玉门的“三塔一机”,从兰洽会的展台到甘肃科技馆的展厅,从商业电站到高中教材,恒基能脉的技术足迹正在甘肃大地上不断延伸,如同新时代的丝绸之路,连接过去与未来,融合自然与科技,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描绘出愈加清晰的路径图。


这场始于兰洽会的绿色故事,还将继续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