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奥70万千瓦“光热+”一体化项目助力玉门收官“十四五”
发布者:xylona | 来源:中国甘肃网 | 0评论 | 272查看 | 2025-11-12 14:14:27    

“十四五”以来,玉门市锚定“双碳”目标,以得天独厚的风能、光照资源为基石,秉持“资源换产业、产业促发展”的核心思路,在能源产业领域书写了从“一油独大”到“多轮驱动”的跨越式篇章,为县域经济绿色转型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走进中核新奥玉门“光热储能+光伏+风电”示范项目现场,反射镜鳞次栉比,仿佛一片银色海洋,成千上万的镜片在这里追光逐日,源源不断的提供清洁能源。作为国家第一批“沙戈荒”大型风光电基地配套项目与甘肃省首批“光热+新能源”示范项目,其总投资达49亿元,总装机容量达70万千瓦,年上网新能源发电量约17.5亿千瓦时,可供350万个家庭一年的用电。年可节约标准煤52.1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35.3万吨。2024年9月,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成为国内首个“光热储能+光伏+风电”一体化投产项目。


3.jpg

玉门市红柳泉风光储综合能源示范基地中核新奥玉门“光热+”示范项目卢建飞/摄


玉门新奥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运维部经理朱毅:“光伏+风电+光热储能”项目,能够对电网进行平缓的电能输出,能够提高电网的安全性。它的调节作用也能够,提高风电和光伏的消纳能力。以及对双碳节能也有重要的意义。


‘光伏+风电+光热储能’的组合模式,最大优势在于能够实现电能的平稳输出。”玉门新奥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运维部经理朱毅解释道,光热储能系统如同新能源电网的“稳定器”,不仅能有效平抑风电、光伏的间歇性波动,提高电网运行安全性,还能大幅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为“双碳”目标落地提供了坚实技术支撑。


同时,该项目也是目前全球装机容量最大的熔盐线性菲涅尔光热电站,集热面积达130万平方米,使用二元熔盐作为吸热、储热介质,配置8小时熔盐储热系统,其光热稳平、风光补能的运行模式,有效破解了新能源间歇性难题,为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提供了关键示范。


“线性菲涅尔光热技术特别适应沙漠、戈壁的恶劣环境,抗风性能优异,在玉门这样风资源丰富的地区能发挥最大效能。”朱毅补充道。


在中核新奥玉门“光热储能+光伏+风电”示范项目不远处,总投资16.15亿元的酒泉玉门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已基本完工,进入设备验收阶段。该项目是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也是河西地区新能源外送的超级动脉。它的建成将进一步增强酒嘉地区的新能源外送能力,优化区域资源配置,提高供电可靠性,为后续的陇电入川等特高压工程提供坚实保障。


2.jpg

甘肃酒泉玉门750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现场卢建飞/摄


“项目建成后,将成为玉门市新能源电力的‘汇集站’和‘输送枢纽’,把分散在各个园区的风电、光电集中起来,并入750千伏主网,源源不断送往祖国各地。”甘肃酒泉玉门750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李原昊介绍道。


“十四五”期间,玉门以绿色转型为笔,在戈壁上绘就了新能源发展的壮美画卷。至2024年底,玉门市各类电力装机达到719万千瓦,累计发电760亿千瓦时。已建成330千伏变压站10座,其中公网330千伏变电站3座;110千伏变电站21座,其中公网110千伏变电站5座。玉门正以风光之都的崭新身份,为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贡献着持续不断的绿色动能。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