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基能脉 ——“多塔一机”大规模光热技术领跑者
发布者:xylona | 来源:恒基能脉 | 0评论 | 382查看 | 2025-09-11 12:44:28    

恒基能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恒基能脉”)是“多塔一机”大规模光热技术领跑者,是全球首座“双塔一机”光热电站的缔造者。恒基能脉聚焦“光热储能+多能互补”业务模式,构建“技术研发-装备智造-工程实施-投资运营”全价值链体系,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解决方案。


1.jpg


恒基能脉在北京总部设有研发基地,辐射甘肃、青海、新疆、内蒙古等新能源战略要地,形成覆盖全国的产业化布局。公司秉承“保护地球、维护和平、发展经济、共同富裕、以人为本、创新无限”的核心理念,矢志不渝地为我国新能源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jpg


一、技术体系


3.jpg


恒基能脉构建“一核两翼”技术体系,以“多塔一机”技术为核心,聚焦聚光集热系统和熔盐储能系统两翼产品,打造光热储能一体化技术架构。


(一)“多塔一机”核心技术


通过在塔式光热电站内部署两个或多个定日镜场和吸热塔(即“多塔”),以及一套集成的储换热系统和汽轮发电机组(即“一机”),恒基能脉突破“单塔单机”系统的局限,提升了整体投资效益。“多塔一机”系统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单机容量跃升:单机容量最大可达600MW以上,实现了光热电站装机容量大型化,可以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中作为基础负荷,并提供调峰调频功能;


·效率提升:镜场复用技术使集热效率显著提升,“双塔一机”在同等边界条件下可提升约23.94%的镜场效率;


·成本优化:通过采用单台套发电系统,降低常规岛建设及运维成本;依托机组容量大型化的边际能耗递减效应,使厂用电率较行业均值下降1%至3%;


·用地集约:可根据场地条件灵活调整镜场布局;镜场交错布局节省用地面积约20%;


·安全性提升:吸热塔高度较传统单塔方案显著降低,增强了集热系统的安全性;


·可靠性增强:通过设置中继泵降低冷盐泵扬程,提高了核心设备的可靠性。


4.jpg

三峡恒基能脉瓜州70万千瓦“光热储能+”项目“双塔一机”实景图


5.jpg

恒基能脉研发的“三塔一机”技术方案单机容量:200MW~350MW 储热时长:8小时以上


6.jpg

恒基能脉研发的“四塔一机”技术方案单机容量:350MW~500MW 储热时长:8小时以上


6.jpg

恒基能脉研发的“五塔一机”技术方案单机容量:500MW~660MW 储热时长:8小时以上


(二)聚光集热及熔盐储能两翼产品


1.聚光集热系统(该系统成功入选《第四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


定日镜:恒基能脉自主研发的SS-HS系列定日镜具有“高精度、高稳定、高能效”的产品特性,其涵盖118.8m²/39.6 m²/29.7m²多种规格,采用“回转减速机+电推杆”驱动方式、PHC桩柱一体结构、微凹面反射镜设计及传动自润滑系统,配备自研控制系统和精度校正系统,具备C3防腐/IP65防护等级,可在高海拔、高温差、强紫外线环境下稳定运行25年以上。


8.jpg


镜场控制系统:采用五层(展示层、业务层、数据层、设备通信层及基础硬件单元层)智能架构,集成定日镜单元、红外系统、纠偏系统、云预测系统、光功率预测系统等多个模块,可实现多吸热塔协同运行下的定日镜复用追踪、聚光场一键启停、能流密度自动调整、系统运行模式自动切换等功能。


9.jpg


吸热装置:创新研发无直接吊挂管的吸热管屏布置,将应力和拉力均匀分布于每根集热管,解决了局部应力集中问题,提高了吸热器的安全性和效率。


10.jpg


2.熔盐储能系统


熔盐储能系统:依托熔盐的化学稳定性,通过冷热熔盐罐、加热系统、换热系统和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大容量、长时间储能和灵活释能。


多个应用场景:可广泛应用于光热发电、储能电站、火电改造、园区供热等领域。


11.jpg


二、创新成果矩阵


(一)资质认证


2022年恒基能脉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2023年恒基能脉获评“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瓜州项目“多塔一机塔式光热电站聚光集热系统”荣获《甘肃省科技成果登记证书》


2024年恒基能脉获评“北京市‘创新型’中小企业”、“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


2025年恒基能脉“多塔一机塔式光热电站聚光集热系统”成功入选《第四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100MW级以上多塔一机塔式光热电站聚光集热系统技术”荣获“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资质证书


12.jpg


(二)知识产权


截至目前,恒基能脉已授权发明专利18项,已授权实用新型专利56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37项。同时有近50项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正在申请中。专利范围涵盖“多塔一机”技术和定日镜、定日镜控制系统、吸热器等光热发电核心设备以及熔盐储能领域。


13.jpg


三、工程实践


(一)瓜州项目


三峡恒基能脉瓜州70万千瓦“光热储能+”项目(简称“瓜州项目”)位于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布隆吉乡,由恒基能脉与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开发建设。瓜州项目总投资额近50亿元,于2021年启动建设,是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批复的首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基地建设项目之一。


瓜州项目包含全球首座“双塔一机”10万千瓦光热电站、20万千瓦光伏电站、40万千瓦风电站及330kV升压站。其中,风电、光伏电站已于2023年12月并网,光热电站已于2024年12月并网。项目全容量运行后,每年可发电约20.3亿千瓦时,可节约标准煤约62.1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86.91万吨、氮氧化物约7183.08吨、烟尘约8407.17吨。


14.jpg

瓜州项目10万千瓦光热电站实景图


(二)博州项目


新华水力发电有限公司博州10万千瓦储热型光热配建9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简称“博州项目”)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达勒特镇,由新华博泰(博乐)电力投资有限公司负责开发投资。博州项目总投资约62亿元,占地3.8万亩,包含10万千瓦塔式光热及90万千瓦光伏,2022年7月列入新疆自治区第二批市场化并网新能源项目清单。


2023年7月,恒基能脉联合甘肃安装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标10万千瓦光热电站PC总承包。整个项目投运后,每年可发电近20.4亿千瓦时,可节约标准煤约62.2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69.84万吨、氮氧化物约365.41吨、烟尘约65.32吨。


15.jpg

博州项目10万千瓦光热电站实景图


展望未来,恒基能脉将紧跟国家能源局“人工智能+新能源业态”战略部署,把握政策机遇,加速人工智能与光热发电技术的融合实践,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与跨领域协作,推动智能预测、智能运维、智慧工地等创新模式的规模化应用,以技术创新深度融入国家能源转型大局。同时,恒基能脉将携手产业链上下游伙伴,共建开放共享的智慧能源生态圈,通过技术协同与模式创新,共同破解光热发电行业发展瓶颈,为我国加速实现“双碳”目标、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贡献智慧与力量。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