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16年底我国电力储能装机总规模达2420万千瓦
来源:中国电力报 | 0评论 | 3155查看 | 2017-05-09 09:52:10    
       处于井喷前夜的中国储能市场,正迎来一波又一波争先恐后的淘金者。它们当中,既有中航锂电、淄博火炬、亿纬锂能、中兴派能、南都电源、杉杉股份等众多国内企业,也有LG、三星等知名外资企业。

  政策层面上,今年以来,国家能源局先后就《微电网管理办法》和《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向社会征求意见,让储能市场再升温。

  储能为何有这么大的魔力?储能市场中,谁有独领风骚的潜力?针对呼之欲出的储能补贴,淘金者们又如何看待?在近日举办的第七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上,记者就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采访。

  锂电池企业纷纷转战储能市场

  中电联常务副理事长杨昆日前表示,我国新能源消纳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2016年全国弃水、弃风、弃光电量近1100亿千瓦时,造成大量清洁能源投资浪费。

  另一方面,传统电网负荷运输和调峰压力大,难以适应不断增长的用电需求。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统计数据,2016年我国第三产业和居民用电量分别增长了11.2%、10.8%,速度不可谓不快。

  作为连接发电侧、供电侧和用电侧的桥梁,储能存在的意义非同小可。简单地说,储能系统的应用,可有效弥补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随机性,提高其消纳水平和电网的稳定性;支撑分布式电力、微电网乃至能源互联网,是推动主体能源由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更替的关键性技术。

  珠海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魏银仓在大会上表示,“储电”是当前全球储能市场上最后一块大蛋糕,无论是什么技术路线、材料体系,都希望从这块蛋糕当中切一块。而中国经过多年发展,发电、变电、配电产业技术装备都已经非常成熟,步入世界先进行列,在“储电”这个环节也绝不能落于人后。

  诚如魏银仓所言,嗅觉灵敏的企业纷纷盯上了储能这块蛋糕,其中尤以具备先天优势的锂电池企业居多。

  国网能源研究院电网综合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李立理告诉记者,在强政策刺激下,2014~2015年国内电动汽车销量规模连续两年都实现了3倍以上的高速增长,由此带动了锂离子动力电池企业高速发展。不过由于竞争激烈,加上准入门槛提高,不少锂电池企业便转向市场广阔但尚未爆发的储能领域。

  记者注意到,近两年举办的各种展览会、峰会、论坛上,推出储能产品的锂电池企业层出不穷。

  一个新兴产业规模扩大后,必然会促进成本下降。据了解,全球锂电池储能系统价格自2010年以来持续下跌。2013年到2016年,锂电池储能系统均价从599美元/千瓦时,跌至273美元/千瓦时,跌幅超过一半。

  在国内,储能领域价格战也很激烈。有业内人士称,仅今年一季度,部分锂电池储能产品价格下滑幅度就达20%左右。成本大幅下降意味着,储能距离商业化、规模化应用时代真的不远了。

  储能产品应具备几个基本条件

  储能的技术路线繁多,仅电化学类储能就包括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钠硫电池和液流电池等。这些电池是近年来储能市场上的焦点,实际应用也较广。但面对众多技术路线,有人可能会疑惑:“究竟哪种是最好的?”对此,魏银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不能全盘否定某一种技术、某一种材料,即便是不够环保、循环寿命不足的铅酸电池,也有成本低的长处。

  “但任何一个有商业化应用前景的储能产品,不管是空气储能、机械储能,还是化学储能,都应具备几个基本条件。大家都知道,发电设备、变电设备、配电设备寿命都是大于30年的,这就要求与之配套的储能产品要具备长寿命、高可靠、耐宽温、规模化等特点,且功率和能量密度兼顾。”魏银仓领导下的银隆新能源是全球最大的钛酸锂电池、钛酸锂储能系统制造商,其生产的钛酸锂电池是全球唯一有着20年应用历史的电化学产品。据悉,这种电池性能优良,如寿命长达30年,循环充放电次数达25000次以上,符合工业储能应用需求。

  特别是在2016年,银隆新能源通过加强技术研发,使得钛酸锂电池能量密度有效提升60%,制造成本从18元/瓦时降至7元/瓦时,令业内瞩目。前不久,银隆新能源又获得格力董明珠、万达王健林等商界名人入股“加持”,一时间全国知名度大增。

  目前,银隆新能源已在全国建成四大产业园,业务涵盖钛酸锂电池材料生产、钛酸锂动力电池制造、钛酸锂储能电池制造、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与此同时,在建的成都新能源产业园项目拟建设钛酸锂电池、新能源汽车、充电装备等产品生产基地。

  “规模化产能优势对于降低储能电池、动力电池成本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俞振华曾多次表达此观点,银隆新能源则正在践行。

  储能补贴应慎重

  本次大会上,储能补贴是最引人关注的话题之一。在大部分人看来,同光伏发电、风电等新兴科技产业一样,储能也是需要国家扶持的。

  统计数据显示,到2016年底,我国电力储能装机总规模达2420万千瓦,仅占电力总装机的1.5%,其中化学储能18.94万千瓦,年增长率超过34%。显然,与当前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创新发展的要求相比,我国储能技术与产业的发展还存在较大差距。

  《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即提出,充分吸引国外经验,将先进储能纳入可再生能源发展、配电网建设、智能电网等专项基金支持范围;结合电力体制改革研究推动储能价格政策,并根据不同应用场景研究出台补偿政策。

  关于储能补贴,魏银仓认为:“应该慎重,不能盲目地指定一个材料体系、技术路线,再制定一个补贴标准”。他建议,可通过政策引导,激活市场。

  “不一定非得是补贴政策。其他政策只要能够引导产业发展,把产能提上来、把成本降下去,就也是一种培育和扶持。”魏银仓表示,“比如,富丽堂皇的写字楼比比皆是,但备用的都是柴油发电机。如果把建筑法规调整,不许备用落后的柴油发电机,改用高可靠、高安全的储能系统,那储能行业还需要补贴吗?不需要了。”此外,魏银仓强调,真要补贴储能的话,补贴对象必须具备上述几个基本条件。

  “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不管什么技术路线、材料体系,我认为参与储能市场都有可能是投机。储能市场需要的是投资,而不是投机,因为它是一个非常健康稳定的市场,需要投资规模化、经营稳定化、产品安全化。这个市场是很大,但绝对不适合投机者进来操作。”魏银仓表示。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