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恒基能脉瓜州100MW光热电站成功进入全系统试运行!
发布者:xylona | 来源:恒基能脉 | 0评论 | 283查看 | 2025-10-09 13:58:25    

在这个举国同庆的金秋十月,从甘肃瓜州传来喜讯,由恒基能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恒基能脉”)与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携手打造的全球首个百兆瓦级“双塔一机”光热储能电站迎来重要里程碑——三峡恒基能脉瓜州70万千瓦“光热储能+”项目光热储能电站成功进入全系统试运行,向新中国成立76周年献礼!


央视特别报道团队深入项目现场,在10月1日至2日期间,通过央视新闻频道、财经频道对项目进行了多轮次、全方位、多视角的直播报道,用长达20多分钟的精彩镜头,向世界展示这一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2.jpg


10月1日,央视新闻频道《日出东方》《新闻直播间》栏目、央视财经频道《天下财经》栏目分别对光热储能电站做了直播报道。


10月1日上午8:30时许,总台央视记者张丛婧站在由定日镜组成的银色海洋中,开启了首日直播报道。“从空中俯瞰可以看到,这个电站里是有两座吸热塔,每个塔都有两百多米高,地面上是有连片的镜子。


这里一共有将近27000块定日镜,面积将近80万平方米,相当于112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那么此时我们站在这个人迹罕至的茫茫戈壁中,在这样的大国工程现场真的是觉得特别的震撼。”张记者生动地讲解到。


“双塔一机”光热储能电站采用恒基能脉全球首创的“两座吸热塔+一套汽轮发电机组”创新架构。


张记者在直播中介绍到,项目中的定日镜不是普通的镜子,其采用特殊超白玻璃制成,反射效率达94%,镜面的微弧度设计可以使其更好地聚集光能。每面定日镜就如同向日葵一样,能够跟踪太阳转动。东西镜场重叠区域的定日镜上午导光至东塔、下午转向西塔,最大化捕捉光能,从而实现高效集热。


与“单塔单机”模式相比,“双塔一机”采用“东西双吸热塔+重叠镜场智能调控”的模式,利用动态聚光技术对不同时段太阳高度角的精准适配,热能收集更稳定,在同等条件下可使镜场光学效率提升约24%。


时近10月1日上午10:30时,电站西塔被耀眼的金光点亮,张记者在直播中激动地讲到:“西塔现在已经亮起来了,这意味着西塔已经调试成功。在这片曾是‘风吹石头跑、草都难扎根’的戈壁深处,200多米高的高塔被阳光点亮,没有浓烟,没有轰鸣,靠这些会‘追光’的镜子,把最普通的阳光,变成了能稳定发电的清洁能源。”


熔盐储热系统作为光热电站稳定供电的核心支撑,与聚光集热系统形成高效协同。该光热储能电站的熔盐储热系统可储存满足10万千瓦机组6小时满负荷发电的热能,具备储能时间长、响应速度快、输出功率稳定的优势。


10月1日中午12时许,央视总台记者张磊在项目现场报道时详解了电站熔盐储热系统的运行流程:“等熔盐的温度达到570摄氏度左右时,会通过管道把这些高温熔盐输送到热盐储罐中,实现热能的稳定储存。


当电站接到电网调度指令之后,高温熔盐再通过换热系统加热水产生蒸汽,驱动汽轮发电机组运行发电。而在发电的过程中,这些高温熔盐的温度会逐渐降低。等到其温度降到200多摄氏度的时候,又会输送至冷罐并重新泵入吸热塔加热,如此循环往复,就可以实现不间断的发电。”


经过紧锣密鼓的最后冲刺,10月2日上午10时许,“双塔一机”光热储能电站两座约200米高的吸热塔被数万道金光同时点亮,三峡恒基能脉瓜州70万千瓦“光热储能+”项目光热储能电站正式进入全系统试运行。


跟随央视记者的镜头可以看到,当所有的定日镜首次同步聚光,将光线反射至两座吸热塔时,项目现场呈现“甲光向日金鳞开”的壮景。


“现在是上午的十点多,戈壁上的阳光已经非常充足了。此时此刻我们可以看到在戈壁上这两座相距大约1公里的能源双塔已经是同时被点亮了。就像两道光柱扎根在戈壁上非常的壮观。


这两个光柱同时被点亮,也意味着全球首座百兆瓦级‘双塔一机’光热储能电站全系统成功进入了试运行。以前咱们说钻木取火是把自然之火带给人类。而现在我们的科学家、工程师,还有无数扎根在戈壁上的建设者们,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把太阳能变成了可以供我们持续稳定使用的清洁电能。这也是另一种驱光驭明的一大突破,也标志着我国在光热储能领域的又一大进步。”总台央视记者张丛婧在10月2日的直播中如是说到。


“这套熔盐储热系统最大储热量相当于60万度电,可持续供电6小时。它不仅能用太阳光直接加热,还能将风电、光伏产生的富余电能转化为热能存储起来。


”恒基能脉副总经理李振国在接受央视新闻频道采访时表示。他强调,恒基能脉自主研发的“多塔一机塔式光热电站聚光集热系统”已于2025年年初入选国家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双塔一机”光热储能电站是对该技术的应用实践。和传统“单塔单机”模式相比,“双塔一机”具有聚光效率高、综合成本低的突出优势,这背后离不开恒基能脉数十项核心专利的有力支撑。


此次电站全系统试运行是在完成分系统调试后,对整个电站包括热能收集、熔盐储能、蒸汽发电、电网适配等全流程环节协同运行的综合检验。


项目双塔顺利联调,成功进入全系统试运行,是电站从建设阶段向运营阶段过渡的关键节点,表明项目已具备全链条安全稳定运行的技术条件,为项目顺利投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恒基能脉参建团队表示,将借此次国庆节央视连续直播项目全系统试运行的契机,再接再厉,锐意进取,为全球首个“双塔一机”太阳能光热发电项目早日全面投运而努力奋斗!


据了解,此“双塔一机”光热储能电站是国家“十四五”第一批沙戈荒大基地项目——甘肃瓜州70万千瓦“光热储能+”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由40万千瓦风电、20万千瓦光伏及10万千瓦光热储能电站组成,其中风电及光伏部分此前已完成全容量并网。


3.jpg

△甘肃瓜州70万千瓦“光热储能+”项目40万千瓦风力发电场


4.jpg

△甘肃瓜州70万千瓦“光热储能+”项目20万千瓦光伏发电场


该光热储能电站投产后,将推动光热发电与光伏、风力发电互补调节等多种能源联合调度模式发展。按照设计产能,甘肃瓜州70万千瓦“光热储能+”项目每年可为电网提供清洁电能18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约58万吨,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53万吨,节能减排效益显著。


2025年9月24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宣布:“到2035年,中国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30%以上。”恒基能脉瓜州光热储能电站的建设正是贯彻落实这一重大决策部署的具体实践,为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可靠的技术路径和工程示范。


据了解,在国庆节期间央视双频道连续两天多轮次直播新能源项目尚属首次,此次直播在国内外引起积极反响。金鳞向日耀丝路,光热双塔启新程。未来,恒基能脉将继续深耕光热储能领域,持续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做出积极贡献,助力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