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中国行·奋进甘肃”走进敦煌100兆瓦熔盐塔式光热电站
发布者:xylona | 来源:奔流新闻 | 0评论 | 368查看 | 2025-07-19 17:46:59    

在敦煌西部的茫茫戈壁,赫然矗立着一座“光之巨塔”,周围环绕着1.2万面超级镜子。这不是科幻电影中的外星基地,而是正在高效运转的“亚洲光热第一镜阵”——首航节能敦煌100兆瓦熔盐塔式光热电站


7月16日,“高质量发展中国行·奋进甘肃”采访团走进这片“绿太阳”的核心,探寻这座戈壁深处的清洁能源奇迹如何以硬核科技,照亮中国“双碳”目标的坚实路径。


1.jpg


位于敦煌光电博览园的首航节能敦煌100兆瓦熔盐塔式光热电站,是中国乃至亚洲规模最大、聚光能力最强的熔盐塔式光热电站,2016年入选“国家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2018年成功并网发电,成为国内首个投运的百兆瓦级光热电站,也是目前最大的商业化塔式光热电站。项目总投资30亿元,年设计发电量高达3.9亿千瓦时。


2.jpg


电站的1.2万面定日镜,敏锐地捕捉着每一缕阳光,并将其精准反射至260米高的中央吸热塔顶端,再经过储能岛、发电岛系列处理,完成光热发电。镜场是这场能源转换的核心舞者。每面定日镜由35片精密子镜组成,总面积达115平方米。首航节能项目总经理刘福国介绍,其高精度传动机构确保了镜面时刻精准追随阳光,将热能稳定输送至吸热塔。“这种设计不仅提升了反射效率与抗风能力,更显著降低了后期维护成本。”


3.jpg


能量汇聚至塔顶后,电站的“超能力”便由熔盐储能系统展现。塔旁矗立的巨大储罐中,3万吨级熔盐在300℃的“冷态”与550℃的“热态”间循环。“利用熔盐在200℃即可熔化流动的特性,电站实现了强大的‘续航’。”刘福国说,电站能在有日照时高效发电,无日照时依靠储存的热能持续供电,真正实现24小时稳定、零污染的纯绿色发电。


然而,在风沙肆虐的戈壁环境中,保持镜面高效聚光面临严峻挑战。答案在于项目实现的全面国产化技术突破。“目前电站各项技术已高度成熟,全产业链国产化极大降低了运营成本。”刘福国的话语中透着自信与底气。面对沙尘侵袭,项目自主研发的智能清洗车,搭载雷达测距与高精度传感器,能够自动调节刷头压力与角度,高效清除镜面沙尘,确保阳光被充分反射。在核心材料上,项目联合攻关成功开发出国产镍基合金材料SHBG-2,克服了其难以变形等工艺瓶颈,显著提升了关键设备的耐腐蚀性和系统稳定性,降低了对进口材料的依赖。


4.jpg


茫茫戈壁,曾是丝路驼铃的回响之地。今日敦煌,这座由万镜拱卫的“人造太阳”,正以中国智慧的光芒,将清洁能源的梦想照进现实,照亮中国迈向绿色未来的坚实路径。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