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文:实现1+1>2重组效果 能源航母全新启航
来源:英才 | 0评论 | 3146查看 | 2018-07-03 14:55:00    
       这是一组漂亮的数字:商品煤销量2.87亿吨,发电量3728亿千瓦时,铁路货运量1.88亿吨,港口装卸量2.22亿吨,化工品产量845万吨,实现利润301.3亿元。

  上述数据是由神华集团和国电集团重组成立的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国家能源集团)1-5月交出的业绩答卷。不仅各项指标全部超过合并前两家企业同期指标相加的总和,而且两家分别统计,各项指标也好于历史同期,1+1>2初见成效。

  于2017年11月28日重组成立的国家能源集团,是党的十九大以后中央第一个批准设立的公司。此次整合,也被称作史上最大规模的央企重组。

  国家能源集团党组副书记、总经理凌文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国家能源集团党组以对事业、对员工、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深入调查研究,加强顶层设计,改革有条不紊,新的总部成立。重组整合工作得到了上级有关部委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也得到了广大员工的真诚拥护。”

  合并后,国家能源集团拥有煤炭、火电、新能源、水电、运输、化工、科技环保、产业金融8大业务板块,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公司、火力发电公司、风力发电公司和煤制油煤化工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与南北车合并、中远中海重组不同,国家能源集团是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链上下游整合,是更高层次的战略性央企合并。

  据普华永道发布的《2018全球矿业报告》显示,以2017年末市值排名,全球前五大矿业上市公司分别为必和必拓、力拓、嘉能可、国家能源集团所属的中国神华(601088.SH)以及淡水河谷。

  世界范围内,传统能源巨头林立,凭借长期的耕耘以及对核心资源的占有,根基雄厚,实力不凡。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日益复杂,重组成立的国家能源集团将要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

  凌文对记者说:“我们将在全世界范围内参与竞争,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集团。”

  诚如凌文所说,合并仅仅是一个开始。今后,国家能源集团将在化石能源清洁化、清洁能源规模化及产业升级等方面继续进行更深层次的战略部署。

  按照发挥协同效应,实现1+1>2的重组效果目标,高规格亮相的国家能源集团开始显示出其重组竞争力,能源航母全新启航。

  1、重估煤炭价值

  “界定清洁能源,应该只论排放,不问出身。”

  从不受待见到逐步认同,煤炭的价值正在被重新认知。

  凌文在接受采访时强调一个观点:“界定清洁能源,应该只论排放,不问出身。煤炭可以成为清洁的能源和资源。”

  中国煤炭探明储量约1.3万亿吨,占化石能源储量的96%。2017年,煤炭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占比为68.5%和60.4%。有研究表明,预计到2030年,煤炭在中国一次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占50%,2050年占40%。煤炭相当长时间内仍将是中国的主体能源。

  全球煤炭消费中,中国占据半壁江山。国家能源集团已经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影响力最强的煤炭生产供应商,是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煤炭企业。

  不仅是经营效益出众,通过科技创新,从煤炭开采运输到煤炭利用(燃煤发电)再到煤炭转化环节(煤化工)的清洁安全高效程度,国家能源集团均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国家能源集团泰州电厂百万千瓦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指标全球最优。

  2017年,我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已经降到了0.106,而国家能源集团更是只有0.005。凌文向《英才》记者介绍,国家能源集团煤矿的安全程度世界领先,未来煤炭开采将更加安全高效。

  与此同时,国家能源集团独创了煤矿地下水库、矿区地表生态修复和智能矿山等多种重大科技成果,成功应用于年产2亿吨的神东矿区,实现采煤不见煤,植被覆盖率从开发初期的3%-11%增加到目前的70%以上,建成了35座煤矿地下水库,储水总量相当于两个西湖水体容量,达到为3100万立方米,最大程度地保护环境和水资源,采煤工艺、装备效率均达到了世界公认的煤炭绿色开采国际领先水平。

  国家能源集团的燃煤电厂污染物排放甚至实现了低于天然气电厂的排放标准。2014年建成世界首台超低排放燃煤电厂机组——舟山电厂4号机组,三个主要污染排放物——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达到2.7毫克/立方米、2毫克/立方米、19毫克/立方米,全部优于天然气电厂5毫克/立方米、35毫克/立方米、50毫克/立方米的排放标准。

  凌文告诉记者,当前,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已上升为国家规范,引领了燃煤发电技术进步。

  据资料显示,目前国家能源集团煤电机组100%实现脱硫、脱硝。1.35亿千瓦机组实现超低排放,占现役煤电机组容量的76%,东部地区全部实现超低排放。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占比53.4%,百万千瓦机组达到27台,占全国25.9%。

       其中,泰州电厂百万千瓦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指标全球最优。在国际上首创了60万千瓦超临界循环流化床发电技术,大幅提高劣质煤燃烧效率,降低了污染排放。

  在陕西富平,国家能源集团建设的富平综合能源供应中心,改变了电厂只生产电的历史,实现了“电、汽、冷、热、水”五联供,在消费终端全面替代散煤、天然气和石油等传统能源的使用,探索与尝试构建智慧城市能源供应体系,形成了中国煤炭利用的“富平模式”。

  煤炭不仅仅是燃料,更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凌文告诉《英才》记者,“国家能源集团在煤制油化工领域已经形成完整体系,成为全球唯一同时掌握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和煤间接液化两种煤制油技术的公司。”

  国家能源集团攻克了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400万吨/年煤间接液化、60万吨级煤制烯烃等系列技术,开发的煤基喷气燃料、航天煤油等特种燃料,拓展了军用燃料来源。

  凌文对记者说,煤制油品看起来和矿泉水一样。利用煤制油油渣制成的绿色沥青,铺路时基本没有味道。煤基喷气燃料、航天煤油等特种燃料,低于零下60度还不凝固,在中国全境,甚至南极、北极都可以使用。

  国家能源集团还开发了稀有元素提取技术,在煤炭和粉煤灰中提取铝、锂、钾、铬、镓等金属,以及同位素碳60、石墨烯等有着重要工业用途的高端材料。

  “缺油少气相对富煤”的资源禀赋决定了今后相当长时间内,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的地位不会发生变化。但“煤炭是篇大文章,做好不容易。”

  自2016年煤炭行业实施去产能以来,全国已化解超过5.4亿吨煤炭产能,超额完成了预期任务。国家能源集团成为全国第一家完成去产能任务的煤炭企业,并在两年内退出煤矿11处、煤炭产能1126万吨。

  凌文判断,未来一段时间煤炭还是“产大于销”,仍处于产能过剩的状态。国务院确定2018年煤炭去产能的目标为1.5亿吨,2018年国家能源集团将退出5个煤矿、去产能340万吨。

  能源革命必然带来“煤炭革命”,但“煤炭革命”绝不等于“革煤炭的命”。凌文向记者指出,在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煤炭比例的适当降低对于能源结构优化很重要,但简单地“去煤化”并不可取,否则会给国家能源供给带来严重负担。

  “科技创新促进了煤炭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的清洁开采、清洁利用和清洁转化,煤炭正在成为清洁的化石能源和资源。”凌文说道。

  2、合并竞争力

  合并更能产生协同效应式的“化学反应”。

  资产规模超过1.8万亿元,33万名员工、8家科研院所、6家科技企业,拥有12个国家级研发平台(其中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5个院士工作站)。

  截至2017年底,国家能源集团拥有煤炭产能4.8亿吨,电力总装机2.26亿千瓦,其中火力发电总装机1.75亿千瓦,占全国的15.8%;自营铁路2155公里,港口吞吐能力2.7亿吨,自有船舶62艘。

  这些显示了国家能源集团的规模实力,是国家能源集团的雄厚家底。不过,让凌文更为欣喜的是,重组整合后更能产生协同效应式的“化学反应”。

  在接受《英才》记者专访时,凌文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组建国家能源集团,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国家能源集团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