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嘉宾对话中国槽式和菲涅尔光热示范项目的建设
来源:CSPPLAZA光热发电网 | 0评论 | 4235查看 | 2017-06-27 16:46:00    
  CSPPLAZA光热发电网报道:2017年6月14日-16日,在浙江杭州举办的中国国际光热电站大会暨CSPPLAZA2017年会上,围绕槽式和菲涅尔光热发电示范项目的建设这一主题进行了一场小组讨论,双良龙腾光热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卢智恒主持了本轮对话。

参与本轮小组讨论的对话嘉宾有:
西班牙Abengoa公司亚洲和中东区业务开发副总裁 Javier Perez de las Penas
美国SkyFuel 公司业务开发副总裁 Eric Frazier
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 王志勇
中科院电工所研究员、国家863 计划1MW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试验项目总负责人 徐二树
天津滨海光热发电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 苏坚健
华北电力设计院新能源工程事业部副总经理 田增华
兰州大成聚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王云峰
常州龙腾光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胡桥


  卢智恒:下面有请对话嘉宾Javier Perez delas Penas来自阿本戈、EricFrazier来自skyfuel、王志勇来自内蒙院、徐二树来自中科院电工所、苏坚健来自天津滨海光热、王云峰来自兰州大成、田增华来自华北院、胡桥来自常州龙腾。

  现在我们还在起步的阶段,我们更需要的是怎么去学习和吸收已有的技术和经验,包括国际上的,包括已经有的这种工程建设、项目投产经验的公司。

  所以作为今天讨论的议题,我记得大家总会说我们中国的条件跟国外不一样。和国际市场相比,CSP技术领域有什么不同之处,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Javier Perez delas Penas和EricFrazier先生来分享一下他们的观点,谁先开始?

  Javier Perez delas Penas:这种技术你指的是槽式来说吧,不仅是海外和中国的不同之处,仅仅在中国不同地区也有不同之处,因为不同地区的前期状况都不同,在中国不同区域的气候区别都要考虑进去。同时对EPC和项目的建设来讲,他们的融资模式可能也是不同的。

  卢智恒:我可以理解成融资方面的模式不太一样吗?

  Eric Frazier:是的,不太一样。从技术上讲,中国和国外的技术特点都差不多,唯一不同之处是不同技术在不同地区的应用,比如内蒙古地区的运用(要考虑到它的独特性)。但是目的是一致的,也就是在20-25年的运营时间里成功运行,这一点跟国外都差不多。另外一方面,由于在中国的政治方面的问题,中国国营企业可以利用国有的资源,来针对中国的项目进行生产。

  卢智恒:Eric Frazier你有什么不同的意见?

  Eric Frazier:和Javier Perez delas Penas讲得差不多,他说的很多东西我都认同,我们基本上是大同小异,不管是在这个项目建设和运营方面都差不多。关于槽式电站,基本上也差不多。不同之处是两方面:Javier也讲了申请融资的过程,中国申请融资非常不同,我们看到北美和欧洲其他地区,我们的融资方式都不一样。另外一个是技术的本土化,中国可以利用生产能力方面的优势,来生产高质量和低成本的槽式电站的组件,这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很大的优势,而且它不会牺牲质量。但除此之外,槽式电站基本上都大同小异,关于集热管的种类,在中国和国外都差不多。但是关于环境这方面,我想也看到了运营的环境都差不多,我们在加拿大建了天然气联合循环光热电站,与中国内蒙古,与新疆北部这些地理位置和气候都差不多,那里非常冷,而且夏季和冬季的温差非常大。

  卢智恒:所以你是否觉得这个低温和大风、沙尘暴这些天气状况在中国是否比较特别,在其他国家是否也有这样的情况?

  Eric Frazier:你谈到了两种极端天气,大风和多沙天气。多沙天,Abengoa在防沙方面有经验,那里有很多的沙尘暴天气,所以在防沙方面我们有很多相同的经验。在大风、高寒地区,我们也有相同的经验。比如说在加拿大,那里的冬季是零下40多度,我们在运营的时候必须考虑这一点。这些极度的天气,是我们之前没有遇到过的,所以对我们来说也是一样的。

  Javier Perez delas Penas:补充一点,我认为这些情况并不是技术问题,我们也有解决方案,但是成本会上升,因为强风,因为极低的温度,或者是沙尘等等,你需要把这些进行整合,因为这些设备是特殊的,要考虑这些因素,而且要进行强化、补强,要进行保障。最后,意味着比常规的电站要有更高的成本。

  卢智恒:因为这些问题,其实经常都是我们自己中国人在说,我们在中国的条件怎么怎么不一样,我们这是很特殊的。所以我今天特意把这个问题问了两位外国的来宾,看看从他们的角度来想究竟中国和国外有什么不一样,他们现在提到了融资、具体的项目的气象条件。我不知道,我也不点名谁了,咱们国内这些嘉宾里面有没有要补充的?看来咱们中外对这个问题的认可度还是比较一致的。

  接下来也是一个我想倒过来问的问题。因为以前经常在做这种报告的时候,都是国外的嘉宾去讲你们中国做这个项目需要学习这个、这个、这个,但是我想听听我们国内的这些嘉宾,他们认为在这些项目的执行里面,他们需要学习什么。要不请龙腾的胡桥先生讲一讲?

  胡桥:当时提到国内国外,因为中国特殊环境下面,在设计和施工方面有所不同。可能根据我们自己的理解,根据我们掌握的资料来看,在我们看来可能有些不一样,比如说中国冬季极限的低温,风比较大,还有沙土,当然这从技术上可以解决,但差异还是存在的,这是从设计上。另外一个施工上,因为中国冬季时间比较长,从11月份到来年三四月份,温度比较低,最低的时候零下一二十度,在这种情况下施工有很大的影响,比如说支架组装,室内室外的温度差异会对组装进度等有影响。

  卢智恒:龙腾在内蒙也做实验回路等前期的工作,你觉得做完之后会有哪些还比较欠缺的东西,要把它做成一个商业电站的话,你觉得有什么东西还需要去学习和吸收的?

  胡桥:我们在内蒙,在2012年的时候开建,2013年开始运营600米的槽式回路,现在也已经好几年了,当然中间有更换过流体,从常规导热油到现在的硅油,基本上一直运行下来到现在。根据我个人的看法,我觉得我们欠缺的更多是系统层面,单从设备层面,我个人觉得问题可能不是太大。但是从系统层面,如何把集热场、常规岛优化运行,选择好的策略,尽量提高发电量,降低运营费用,这方面还要向国外多学习。

  卢智恒:这个问题也要问一下徐老师,我们听听徐老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徐老师所在的中科院也是刚刚完成了1MW的槽式回路的建设,还有什么需要进一步做或者是学的?

  徐二树:从整体来说,就槽式来说,国外从80年代开始做到现在应该30多年了。但从国内来说,我们做的最早的100米的时候是2010年开始做,后来龙腾做了一个回路,还有这些设计院还有研究院做的试验回路。在100米的时候,我们也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因此从我们的理解来说,我们基本上从2010年左右开始做起,跟别人做了30年,我认为距离还是有的。但是前面有学习的经验,或者有榜样,这样我们学起来会更快一些。因此我觉得前面两位国外专家说得非常好,他们的说法我们也认可。但是从我们现在整个1MW做完以后,我们发现一些不是原理的问题,我觉得关键是工艺细节的问题。工艺细节,决定了我们整个最后的质量问题。从5月25号做完,我们把回路都转了一下,发现不是大的问题,但是工艺细节、前期考虑得好不好、考虑得周到不周到,对后面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我能说的就是这么多。

  卢智恒:所以您认为我们要进一步做大型电站的时候,工艺的细节和技术的实施细节是更重要的,比原理来讲更重要?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