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天产汽4560吨!全球首个超稠油光热项目交出亮眼成绩单
发布者:Catherine | 0评论 | 294查看 | 2025-11-06 09:13:09    

近日,新疆油田风城重37高温光热利用先导试验项目(全球首个超稠油开采塔式光热替代示范工程)投产满30天,交出亮眼成绩单:累计安全运行162小时,产出高品质过热蒸汽4560吨,替代天然气34万立方米,助力稠油开采739吨。


image.png

风城重37高温光热利用先导试验项目站区。《新疆石油报》记者张睿摄


针对有效光照时长缩短的行业难题,项目技术团队创新构建“预演—调控—复盘”全周期管理机制,通过实时追踪太阳辐照度、动态调整定日镜角度,将系统预热提负荷时间压缩30%,散焦停机流程效率提升33%。依托23712面高精度定日镜组成的“聚光矩阵”,系统以1.2毫弧度追踪精度、95%反射效率,最大化捕捉光能,确保305摄氏度的高品质过热蒸汽持续稳定输送至SAGD油井。


image.png

11月2日,全球首个超稠油开采塔式光热替代示范工程项目运行现场。克拉玛依融媒记者闵勇摄


image.png

23712面高精度定日镜组成“聚光矩阵”,打造石油行业“光热+稠油”绿色开发样板。克拉玛依融媒记者闵勇摄


为打通光热供汽全链条,项目组牵头组建跨8家单位的专项协调小组,搭建“数据实时共享、问题即时处置”的扁平化指挥体系。通过建立多参数联动调控模型,实现各环节无缝衔接,光热锅炉并汽后安全稳定运行,关键运行指标达标率100%。


image.png

11月2日,施工人员在风城重37高温光热利用先导试验项目现场忙碌。克拉玛依融媒记者闵勇摄


image.png

11月2日,维护人员驾驶清洁车清洗定日镜镜面。《新疆石油报》记者张睿摄


“按行业基准测算,项目已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788吨,相当于种植4万余棵树木。”风城油田作业区一级工程师陆兴说。目前,项目团队正依据太阳辐照预报优化运行策略,全力冲刺年度5000吨零碳蒸汽目标,打造石油行业“光热+稠油”绿色开发样板,为中国石油绿色转型部署提供实践支撑。


image.png

11月2日,运行人员实时追踪太阳辐照度,动态调整定日镜角度。《新疆石油报》记者张睿摄


据悉,该项目作为中国石油新能源“三步走”战略在稠油开发领域的关键实践,于9月12日正式投产,采用塔式小定日镜水工质与SAGD蒸汽腔储能耦合技术,预计年供汽量达5.2万吨,将进一步推动新疆油田绿色开发。


image.png

11月2日,风城油田技术人员在对定日镜进行巡检。克拉玛依融媒记者闵勇摄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