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结构持续恶化:火电装机至少过剩2亿千瓦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 0评论 | 3572查看 | 2015-08-18 09:26:00    
  我国的火电装机目前至少过剩2亿千瓦。如果我们不肯承认火电产能严重过剩的现实,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采取相应的对策,那么我国当前的电力矛盾将难以解决。即便关闭现有过剩产能的问题暂时还解决不了,是不是也应该遏制住火电建设规模不受控制地继续扩大?这个问题,看来市场自己是解决不了,只能靠政府想办法。

  我国能源产能过剩问题越来越引起关注。目前不仅水电弃水、风电弃风、光伏发电难入网,而且火电、核电机组利用小时数持续下降。表面上看是电力市场疲软,深入分析,产能过剩准确地反映出当前我国电力问题的本质矛盾。

  我国能源结构持续恶化的态势明显

  目前,对于我国的电力产能是否过剩,在社会上存在争论。笔者认为,有人不愿意承认电力产能过剩,可能有如下原因:

  其一,因为我国的电网企业是电力行业中的强势群体,对电网来说,如果可选择的备用电源越多,电网的安全性越高,同时效益越好,电网的相对地位也越高。所以,现行的体制决定了电网愿意让电力产能相对过剩。其二,某些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投资驱动,还希望能批准建设更多的火电项目,所以,他们当然不希望有人说电力产能已经过剩。其三,如果承认产能过剩,就说明相关政府部门的管理工作没做好,同时还要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一些政府部门也不愿意有人说我国的电力产能已经严重过剩。因此,只有身受其害的发电企业普遍承认电力产能严重过剩,但他们的声音很微弱。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发电量增速下降。其中以火电最为突出。1—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270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6%,增速同比则降低5.2个百分点。全国规模以上电厂火电发电量20879亿千瓦时,同比下降3.2%,增速比上年同期降低7.9个百分点。

  与此相对应的是,今年上半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1936小时,同比下降151小时,降幅同比扩大72小时。其中,全国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2158小时,同比下降217小时,降幅比2014年同期扩大191小时,与上年同期相比,共有27个省份火电利用小时同比下降。

  虽然面临相对电力过剩,但新增装机规模同比增加,尤其火电仍保持较大在建规模。截至6月底,电源项目在建规模约17103亿千瓦,比上年同期增加2363万千瓦。其中,火电在建规模最大,为7686万千瓦,水电在建规模4380万千瓦,核电在建规模2737万千瓦,风电在建规模2187万千瓦。

  根据各方面的信息,政府的审批权下放之后,各省份核准火电的建设速度明显加快。据悉,已经获得核准的火电规模,超过1亿千瓦,等待审批的还有1亿千瓦。在可预见的未来,我国能源结构持续恶化的情况已经十分明显。

  电力产能过剩主要指火电,而非可再生能源发电

  我国目前的电力结构主要以煤电为主,这是我们必须要承认的现实。但是,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看,这个现实必须立即着手加以改变。因此,我国面临着相当艰巨的能源结构调整任务,具体的调整方式就是把以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发电的比重尽可能地降下来。在这种局面下,我国的可再生能源,无论是水电、风电还是光伏发电,都应该是多多益善。因此,我国电力产能过剩主要是燃煤电厂数量巨大,绝不可能存在任何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过剩的问题。

  2014年我国火电新增装机增长8.7%,是电力消费增长的两倍多。截至2014年底,全国火电装机容量约9.2亿千瓦,火电设备利用小时数为4706小时,如以较为正常的5500小时计算,全国火电机组过剩1.3亿千瓦,以更高效率的6000小时算,全国火电机组过剩超过2亿千瓦。

  2014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约为5.5万亿千瓦时,如果按照9.2亿千瓦装机、运行6000小时计算,我国的火电机组基本上可以包揽我国全部的用电需求,理论上已经挤占了所有的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市场空间。

  而由于电力产能的严重过剩,对于电网的调度负荷来说,相当于只有低谷,没有尖峰。无论任何时候,都有电厂等着被调度发电。在这种情况下,调峰填谷的抽水蓄能电站根本就用不上。所以,电网发展抽水蓄能电站的积极性一直也不高,最近几年以来尽管国家能源局积极倡导,但我国的抽水蓄能电站仍然发展得非常缓慢。很显然,我国抽水蓄能电站发展不起来的最重要原因,也是因为电力产能的严重过剩。

  笔者认为,如果我国能减少2.5亿千瓦的火电装机,增加500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装机,那么我国的电力结构将会非常合理。

  火电、核电机组主要担负基荷运行,大量的水电、抽水蓄能电站一方面为火电调峰,一方面还能保证风能、光伏的入网。不过,目前这一愿望根本就无法实现。大量的火电都在调峰运行,即便如此也解决不了水电弃水、风电弃风、光伏发电入网难的矛盾。直接的原因似乎是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没有跟上,电网的调峰能力不足,但最终的原因,还是由于火电机组的严重过剩。

  总之,我国的火电装机目前至少过剩2亿千瓦。如果我们不肯承认火电产能严重过剩的现实,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采取相应的对策,那么我国当前的电力矛盾将难以解决。

  简政放权与监管应同步到位

  最近,有媒体刊发文章称,在大量减少审批后,政府要更多转为事中事后监管,切实把市场管住、管好。这是政府管理方式的重大转变,难度更大、要求更高。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积极适应这一转变,切实履行好管理职责,要明确“放”与“管”的边界,创新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实现责任和权力同步下放、放活和监管同步到位。

  有研究发现,电力能源问题构成一种不可能三角形(即安全、环保、经济不可能同时获得最优)。市场化的体制改革一般只能解决经济问题,而安全和环保的问题往往只能靠政府的政策调控,因此,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审批权下放,让市场来配置资源,对经济方面是有益的,但是对于安全和环保一定是有利有弊的。电力体制改革之后,由于企业的投资积极性高,我国的电源建设投资难的问题彻底得到了解决,从而也加强和保障了我国的用电安全性。但是,由于电力结构恶化,煤炭消耗量激增,环保问题更加突出,同时由于产能严重过剩,水电弃水、风电弃风、火电机组开机不足,经济效益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在正常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本来产能过剩的问题是最容易通过市场的优胜劣汰来解决的。但目前,我国无法通过市场的手段消除过剩的产能。以往我国电力工业“上大压小”(编者注:即上大发电机组,关停小发电机组)的政策之所以能够得以实施,其动力不是消化落后产能,而是一种对企业规模扩张的变相刺激。

  如何解决火电的过剩产能,是我国电力行业进入新常态之后,必须要解决的最大难题。笔者认为:即便关闭现有过剩产能的问题暂时还解决不了,是不是也应该遏制住火电建设规模不受控制地继续扩大?这个问题,看来市场自己是解决不了,只能靠政府想办法。

  开发水电不仅为发电,也为更好地利用水资源

  相对于电力的产能过剩,也有一种观点认为是我国的水电、风电发展得太快了。的确,从数量上看,我国的水电、风电都是全球第一。但是,尽管如此,我们国家还是以不到全球1/4的人口,消耗了全球一半以上的煤炭。

  2014年11月联合国发布报告称,在遏制气候变化问题上,要争取平均温度升幅不超过2摄氏度,至205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须较当前减少40%至70%,到2100年接近零。否则,到21世纪末,气候变暖将很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带来严重的、广泛的、不可逆转的影响。

  人类要想实现“205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须较当前减少40%至70%,到2100年接近零”的目标,除了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恐怕没有别的出路。因此,从全球的角度看,只要我们人类还要消耗化石能源,排放温室气体,我们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就不存在任何过剩的问题。

  最近几年,我国政府在风能开发上的投入,极大地维护了我国的国际形象。我国风能发电总量虽然已经达到全球第一,但是按占据电力能源的比重来计算,我国还赶不上美国,与一些欧洲国家相比更是相差甚远。所以,我国在风电、光伏上的投入,以及对水电的支持态度不仅是应该的、必须的,也是我国履行国际责任的一种体现。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