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代表们有关能源互联网的精彩论述
来源:国家电网报 | 0评论 | 5691查看 | 2016-03-04 10:30:22    
  今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加快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是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热议的话题。他们认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应加快推进,实现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代表、委员们指出,目前,我国已在资源评估、科技攻关、装备研制等方面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在支撑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关键技术方面,具备引领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的有利条件,亟需把握先机,加快推进。

  全国人大代表单业才

  建设以输送清洁能源为主导的能源互联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以智能电网为基础,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通道)、以输送清洁能源为主导、全球互联泛在的坚强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的建立可以进一步促进“两个替代”,在能源开发上实施清洁替代,由清洁能源逐步取代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上实施电能替代,有效解决化石能源污染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助理单业才认为,中国是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和排放国,建设中国能源互联网是落实全球能源互联网战略的关键环节。我国的能源资源和用能需求呈现逆向分布,80%以上的煤炭、水能、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地区,70%以上的能源消费集中在东中部地区。以江苏为例,2014年,全省能源消费总量3.2亿吨标煤,省内生产的一次能源不足3000万吨标煤,预计到2020年全省能源消费需求将达到4.1亿吨标煤,迫切需要建设特高压电网,引入更大规模区外来电。加快建成中国能源互联网,继而全面推进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正是实现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的最佳技术方案,将有效保障能源安全可持续供应。近年来,江苏积极推动新能源发展,能源结构有一定改善,但化石能源消费总量依然处于较高水平。建设以输送清洁能源为主导的能源互联网,是从源头上治理大气污染的有效途径。

  单业才认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具有资源可能性并受到广泛关注,且具有较好技术基础,建设中国能源互联网将有力支撑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将切实改善江苏生态环境。

  据测算,全球水能资源超过50亿千瓦,陆地风能、太阳能资源分别超过1万亿千瓦、100万亿千瓦,仅开发万分之五的清洁能源即可满足全人类的能源需求。全球能源互联网能基于各大洲时间差、南北半球季节差,有效利用各大洲电力负荷的互补性进行跨洲峰谷调节,全面优化配置全球范围内的可再生能源。

  特高压电网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输电技术,也是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关键。目前,我国已全面掌握了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核心技术及关键设备制造能力,建成“三交四直”7条特高压线路并保持安全运行。从技术上来说,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已具备较好的基础条件。

  单业才建议,一方面要加快推进中国能源互联网建设,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建议国家统筹规划,尽快制定出台中国能源互联网分阶段的建设实施方案,实现环境和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要建设大受端省级泛在智能电网,融入全国能源互联网,实施“两个替代”,对保障江苏省经济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建议充分考虑江苏省能源电力供应紧张及环境空间有限的实际情况,在“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江苏特高压交流北环网(南京—徐州—连云港—泰州)工程和±800千伏陇彬—江苏特高压直流工程,进一步提升江苏电网接纳区外电力能力及内部电力交换能力,有效推动江苏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的转变。

  全国政协委员王抒祥

  将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纳入国家战略

  进入21世纪,大规模开发利用化石能源导致资源紧张、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诸多全球性难题,对人类生存发展构成严重威胁。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以各国泛在智能电网为基础、以输送清洁能源为主导的全球能源配置平台,是破解化石能源困局,实现能源、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治本之策。全球能源互联网实质是“特高压电网+智能电网+清洁能源”。特高压电网具有输送容量大、距离远、效率高、损耗低等优势。智能电网集成了现代智能技术、信息网络技术、先进输电技术、新能源接入技术,灵活性和适应性强,能够满足间歇性清洁能源、分布式电源的灵活接入,满足智能互动等多元化、个性化服务需求。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济师、国网西南分部主任、党组书记王抒祥认为,目前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已具备重要基础。在技术条件方面,特高压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输电技术,也是中国为数不多、世界领先、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创新成果。清洁能源经济性显著提升,预计2020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成本均可降至0.35元/千瓦时,储能电池有望在未来5年能量密度提升到目前的5倍,成本降低到目前的1/5。清洁能源经济性和竞争力有望在2020年左右超过化石能源。

  全球能源互联网已经得到了世界各方积极支持,通过全球能源互联网中美、中欧技术装备研讨会、全球能源互联网投融资高层研讨会、国际能源署部长级会议、第21届联合国气候大会工商专题和技术革新论坛、2015国际能源变革论坛等会议的大力宣传,得到了众多国际政要及国际组织高度认同,并与多家国际知名研究机构签署合作协议。根据国家“一带一路”的大政策方针,全力推进国家电网互联互通、亚欧联网、东北亚电网、北非东非北极清洁能源开发等跨国跨洲项目。

  王抒祥认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作用重大。对中国而言,可保障能源供应,有力促进西南水电、“三北”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发展;有效减少东中部电煤消耗,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拉动经济增长,每年可拉动GDP增长约0.6个百分点,提供就业岗位140万个左右。对世界而言,可根本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实现“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目标,增进南南合作、南北合作,推动开发非洲、亚洲、南美洲等地区的清洁能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人类和平,让世界成为能源充足、天蓝地绿、亮亮堂堂、和平和谐的地球村。

  王抒祥建议,将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纳入国家战略,在国家层面组织推动,制定行动计划,将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方案”,形成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的强大合力。同时,推动建立以中国为主导的全球合作机制,加快突破先进、高效、安全的清洁能源发电技术、柔性输电技术、储能技术以及大电网控制和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等先进技术。

  全国政协委员张宁

  我国具备引领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的有利条件

  2015年9月26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宣布,“中国倡议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对于推动全球能源革命、促进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网公司办公厅主任张宁认为,当前,资源紧张、环境污染、气候变化是各国普遍面临的三大挑战,根源在于化石能源的长期大规模开发使用。应对挑战的根本出路是加快清洁发展,以清洁能源发电替代化石能源发电;在能源消费上实施电能替代,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来的是清洁发电。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通过“特高压电网+智能电网+清洁能源”方式,能够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能源需求。通过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到2050年全球清洁能源占比可提高到80%左右,成为主导能源。

  张宁认为,加快我国能源互联网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长远战略价值。一是拉动经济增长。若国家统一规划和部署建设能源互联网,“十三五”“十四五”期间电网、电源合计每年投资可达2万亿元,每年可拉动GDP增长超过1.5个百分点。二是推动结构调整。能源互联网建设每年可消化钢材产能1800万吨、风电产能3000万千瓦、光伏产能3500万千瓦,有力带动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电动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供给侧改革、带动产业升级。三是有效治理雾霾。到2020年,东中部负荷中心接受外来清洁电力可达到3.1亿千瓦,每年替代原煤4.8亿吨,PM2.5降低20%。到2025年,我国清洁能源比重可提高到23%。四是提升国际影响力。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是落实“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举措,有利于我国在全球能源竞争中占领制高点,在国际事务和气候变化谈判中增强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