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对话 | 破局与攻坚——西藏光热项目落地及推广的实施路径与协同机制
发布者:xylona | 来源:绿储科技 | 0评论 | 304查看 | 2025-08-19 13:30:24    

7月25日,“锚定清洁能源高地,推进新型能源建设高质量发展”论坛在西藏拉萨举行,高端对话“破局与攻坚:西藏清洁能源项目落地及推广的实施路径与协同机制”由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储能分会执行副会长章颢缤主持,邀请了中广核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西藏分公司、中能建西北院新能源工程公司、中电建西北院新能源工程院等参与对话。


中广核新能源西藏分公司副总经理高瑞林介绍了中广核在藏发展规划,表示在“十五五”期间,公司重点推进两个“光热+”配比项目落地,结合西藏“源网荷储+绿电直连”政策,基于前期项目中“新能源+储能”的建设经验并借鉴沙特离网型项目经验强化技术储备,计划在藏西北、藏中、藏东南布局源网荷储项目,总体实现150万-200万千瓦装机规模。“西藏未来一定是新能源的主战场,我们的目标是要在主战场立下堡垒,为西藏清洁能源发展做出贡献”,高瑞林这样强调。


1.jpg


中能建西北院新能源工程公司市场开发部副主任黎建锋介绍,公司近期在藏投资超60亿,同时能建以EPC总承包、勘察设计等模式参与9个以上“光热+”项目。谈及瓶颈,黎建锋坦言,电量消纳不确定、收益率难测算导致项目决策困难,消纳报告反复编制,项目过会审批阻力大。新能源工程公司将新能源项目作为科技项目,降低收益率标准(从6%至3.6%)的思路在后期可能为集团发展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技术路线上,能建反其道而行,在藏主推槽式光热,通过技术和方案创新(采用大规模/高温度的熔盐电加热器、双参数起重机等),使大开口槽式项目经济性接近塔式,“我们希望通过技术碰撞,让槽式、塔式等路线齐头并进,为西藏项目提供多元选择”。


2.jpg


中电建西北院新能源工程院副院长段杨龙指出,在西藏、青海等高原地区,首先需重点做好资源评估(光资源、储能、土地属性等),避免因资源问题导致项目变动;其次,在电网对接方面,需反复开展消纳分析。西北院自2013年涉足光热领域,已经有十多个年头,核心始终是“结合当地资源、做好项目策划与资源匹配”。针对高海拔挑战(如中电建西北院总包的西藏安多土硕光热项目海拔4700米),需应对人员组织困难、物资采购困难、工期短、旅游旺季运输难等问题,必须借鉴以往项目的建设经验并创新管理模式,并始终将生态保护贯穿项目全周期。


3.jpg


论坛由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主办,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储能分会、浙江绿储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承办,西藏大学提供支持。中广核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西藏分公司、中电建西北院新能源工程院、中能建西北院新能源工程公司、中电建中南院新能源院、浙江绿储科技有限公司参与对话,嘉宾们围绕西藏清洁能源发展的实践、挑战与协同路径深入交流,为高原新能源建设凝聚智慧。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