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塔:奏响绿色高质量发展新乐章
发布者:admin | 来源:新甘肃 | 0评论 | 2204查看 | 2022-08-27 15:14:28    

“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在沙漠边缘的酒泉市金塔县,人们的品格如胡杨般坚韧。从20世纪50年代起,一代代金塔人植根于大漠,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防风治沙植树造林,在沙漠边缘筑起了一道关乎未来发展、造福子孙后代的绿色屏障。


近日,甘肃日报社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奋进的甘肃不变的初心”重大主题采访小组走进金塔县,实地采访金塔人民接续奋斗,治理沙漠改善生态环境的感人事迹;深入了解在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指引下,金塔县将走出怎样一条强县域之路,如何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


夏日的金塔,胡杨绿林环绕城市,水系小品交相辉映,公园街头百花争艳……透过无人机镜头,一幅“城在林中、路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生态画卷跃然眼中。


然而,几十年前这里大部分区域还是被漫漫黄沙所覆盖!


“你们看,我们现在站的这个地方80年代还是沙漠,大风一来吹着沙丘跑,遮天蔽日满目黄沙。”金塔县潮湖林场原副场长王端政站在金塔胡杨林核心景区向记者讲述往事。


金塔县位于巴丹吉林沙漠和库姆塔格沙漠之间,境内有415个风沙口、18个重点风沙口,是全省荒漠化和土地沙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在金塔搞绿化,绝不是一件易事,可以说,在这里种棵树比养个孩子还难。”从1983年开始,王端政和同事在林场种下一棵棵耐旱的胡杨苗。为了让胡杨苗木活下来,他们打沙井,背水浇幼苗,细心呵护。


30多年后,当年的小苗已经枝繁叶茂,在金塔的荒漠中成片成长,成为全国为数不多、极具观赏价值的胡杨林景区。


走进金塔县城西防护林,胡杨郁郁葱葱,不同形状的胡杨叶在微风中沙沙作响,林间时不时传来鸟鸣声。


金塔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李霞说,近年来,金塔县在城西、城南、城东3个片区完成以胡杨为主的人工造林6.7万亩,与胡杨林景区连片形成15万亩的人工胡杨林基地。


在金塔,绿色不止于城市,绿色正向四周沙漠快速扩延!


“十三五”以来,金塔县累计投入生态治理资金4.5亿元,完成人工造林58.26万亩,人工及生物治沙55.62万亩,全县林地面积达到145万亩,逐步形成了环城防护林体系和黑河沿岸沙害综合防护体系,对保护河西走廊绿洲发挥了重要作用。


“筑巢引凤”强县域


持续的绿化美化,不仅打造了生态美景,还为金塔城市品位、综合竞争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绿色动力”,良好生态正成为金塔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和最美底色。


走进金瑞科创城,率先规划建设的中央绿地公园已是绿树成荫,成为项目建设职工休闲、夏日纳凉的好去处。在不远处,塔吊林立,焊花四溅,各种车辆来回穿梭……在此起彼伏的轰鸣声中,一栋栋建筑正拔地而起。


“随着一系列重大项目落地建设,人流、物流等元素快速聚集,短短3年时间,一座承接国家重大产业配套,服务功能齐全、发展动能多样,承载5万人口的现代化新城正在荒滩上快速崛起。”


金瑞科创城项目相关负责人王生鹏介绍说。


在金塔县北河湾循环经济产业园集中生活区建设项目现场,记者看到,工人们热情高涨,有的操作施工设备,有的铺设水泥……汗水与阳光共舞,正在奏响建设凯歌。


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2.8亿元,总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建成后可容纳2000名职工居住生活,可有效改善入园企业职工生产生活环境。


金塔县正以绿色低碳循环为目标,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目前已建成消防救援站,污水处理厂、智慧园区等35项基础配套工程,园区综合承载能力全面提升,为企业入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追“新”逐“绿”奋楫行


午后,在阳光照射下,金塔县红柳洼光电产业园一片片光伏板汇成的“蓝色海洋”,不间断“追光逐日”,将“绿色”电力源源不断输入电网,洋溢着蓬勃昂扬的气息。


在昊明新能源3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在忙碌地安装设备。


据金塔县发改局副局长徐志坚介绍,昊明新能源项目总投资14.1亿元,建设投运后,年平均上网电量为5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7万吨,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


走进白水泉光电产业园的“10万千瓦光热+60万千瓦光伏”项目建设现场,吸热塔基础形成了一个偌大圆环,工人们正在进行浇筑作业。


“项目采用光热发电和光伏发电多能互补、深度耦合的发电方式,将进一步提升发电效率,为电网提供稳定的电源输出。”金塔中光太阳能发电有限公司经理张建勇介绍说,年内将完成吸热塔、储罐、主厂房等土建工程并开始定日镜安装,明年底将建成并网发电。


金塔县敏锐捕捉光伏产业发展趋势,扬资源丰富、区位优越之“长”,补产业链发展之“短”,一个个承载着产业链升级,应用链完善的新能源项目正在这片热土上蓬勃发展。“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金塔县委书记李炯芳表示,金塔县将对标省第十四次党代会部署要求,深入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找准定位、压实举措、加压奋进,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实际、彰显特色,既有“含金量”又有“含绿量”的强县域之路,谱写绿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力争到“十四五”末,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50亿元。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