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南网转型发展面临多重考验:新能源大幅增长、控制煤电、探路综合能源服务
发布者:admin | 来源:中国能源报 | 0评论 | 18143查看 | 2020-12-24 10:03:28    

“‘十四五’期间,南方电网将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围绕行业科技发展前沿、‘卡脖子’核心技术、重大装备国产化,瞄准交直流串并联复杂大电网规划与运行、智能输变电、智能配用电、数字电网与人工智能等技术方向,开展科技攻关,抢占科技制高点,推动数字化转型,加强标准体系建设。”近日,南方电网公司董事长孟振平在该公司专家委员会四届一次全体会议暨“十四五”规划研讨现场这样表示。


同时,在全球能源低碳化转型的大背景下,“碳中和”、双循环战略、数字革命等关键词成为研讨热点,与会专家分别就如何强化电网系统性规划研究、加强创新合作等进行了热议。


新能源装机大幅增长对南网运行提出新要求


目前,我国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约占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的85%、全部温室气体排放的70%,随着清洁能源利用水平、电气化水平提升,电能替代了终端对煤油气等化石能源的直接使用,减少了终端用能部门的直接碳排放,支撑了终端用能碳排放的大幅降低。因此,控煤电、发展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基本路径。


“非化石能源占比要跨越式增加,没这个一切都是空谈。”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孝信强调。南网预计,“十四五”期间南方区域新能源装机将增加5400万-1亿千瓦,是“十三五”增量的2-3倍,这对电网安全运行带来极大挑战。


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王成山也指出:“随着风光大规模接入后,南网电网结构、运行方式肯定发生很大变化,这要好好做系统研究。”


截至目前,南网经营区西电东送已形成“八交十一直”共19条大通道,送电规模达5800万千瓦,其中,“八交九直”共17条输电通道把中西部清洁电能送往广东。近日,闽粤联网工程获核准,随着该工程按计划建设投运后,南网西电东送将进一步延伸,同时,南网也多了一条区外受电通道,实现能源资源在更大范围优化配置。


电网企业需统筹考虑国家电力规划


能源是个系统性问题,对此,与会专家普遍认为,电网作为电力传输的平台型企业,应从整个能源电力系统来考虑问题。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别朝红认为:“2030年要‘碳达峰’的话,煤电‘十四五’期间要实现零增长,后面要负增长才行。”“但也要给煤电找一条出路,让其平滑过渡,逐步降低能耗,毕竟这么大体量。”周孝信表示,“碳捕集是控碳减排的一种方式,另外将煤制成氢和甲醇来输送也是一个办法,现在制氢成本降得很快,未来大规模传输不是不可能。”


有鉴于此,周孝信认为,电网企业可以站在更大格局开展规划,不仅输电,而且可以朝着综合能源方向大力发展,以对应能源转型。


中国工程院院士钮新强表示,受限于历史原因,我国电力系统曾“重发轻供不管用”,近些年逐渐转变观念,多从用户角度出发考虑系统规划问题。“在电力系统中,与用户关系最紧密的就是电网,又同时连接着发电侧,希望电网企业能为国家电力规划进行统筹考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能源转型。”钮新强说。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锡凡也认为,从用户侧考虑能源电力转型,或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他表示:“以前都是把重点放在主网,现在要发力配网,让用户用好电、多用电,甚至像供暖、工业加热这些领域,可以用电来取代化石能源。”


因此,电网企业必须与政府、科研机构及电力系统其他单位进行积极合作。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工程咨询专家黄峰指出,要加强电网规划的系统性研究,与政府、发电企业规划进行衔接,让发电、电网和用电整体互动起来,才能形成一个低碳化转型的整体目标。


南网倡议多方合作推动科研创新


“希望通过组建创新联合体、建设联合实验室等多种方式,积极参与公司重大科技攻关,将先进思维、领先技术引入南网,协同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创造更多‘从0到1’的原创性成果。”孟振平表示。该公司创新部相关负责人也进一步指出,“电网系统安全、清洁低碳发展、数字化转型等重大科技问题,没有多方合作是不行的。”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维江曾参与国家电网公司科研项目,他认为合作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两大电网公司在一些重大科技问题上具有共性,可以充分进行协同创新。”如特高压直流穿墙套管主要依赖进口,利润高,价格超过同等重量的黄金,已成为南网重点科研攻关设备之一。“国网也在研究这个项目,主要设备制造厂商就那么几家,两大电网都找的他们,其实可以尝试深入合作。”华北电力大学原副校长李成榕表示。


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王恩哥坦言,目前国内产业界、企业界、学界平台搭得还不够好,需要更多动员,如果多方形成合力,一些科技设备的国产化不是不可逾越的鸿沟。


与会专家还表示,南网要搭建好平台,提供科研创新的场景,让那些可以承受试错的企业在南网实现创新梦想。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廖瑞金举例道,科研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不建议单纯计算专利数,更要看对经济效益的直接贡献;企业要想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积极性,就要解决企业利益与个人利益如何分配的问题。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