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需采用设备+、EPC+、融资+等商业模式参与“一带一路”新能源高质量合作
发布者:lzx | 来源:综合能源管理平台 | 0评论 | 2713查看 | 2019-11-19 13:47:53    

能源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能源电力管理创新须与能源技术创新齐头并进、协同发展。由上海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新能源海外发展联盟联合举办的中国国际能源电力管理创新论坛昨日在沪举行。论坛聚焦“一带一路”能源电力管理创新、能源电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新能源国际合作、能源电力商业模式创新、新能源+储能融合发展等议题进行探讨。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赵勇强作主旨演讲,分析“一带一路”新能源发展现状及趋势。他指出,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全球共识,“一带一路”经济发展驱动能源电力需求增长,预计未来全球需求为50万亿美元的可再生能源、电气化及电网投资;绝大部分的国家设定了可再生能源目标,2030年之前可再生能源可以满足大部分国家40%能源需求;在风电和光伏发电成本不断下降情况下,陆上和海上风电、光伏发电前景良好,可再生能源占比将不断提升;传统油气大国在实施可再生能源转型,但也存在着扶持政策有待完善、资源详查程度低、本地供应链较弱、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投资贸易环境问题、法治和监管问题、政治社会稳定问题等阻碍可再生能源转型的障碍。


复旦大学能源经济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吴力波教授在演讲中分享,指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进入电力现货市场建设的攻坚阶段,上海电力现货市场交易兼具重要性和复杂性。“电力体制改革存在着现实问题,不同层次、不同市场立场主体对改革有不同理解,相互间存在博弈关系;电力体制改革与市场建设的主要目标之间需要相互权衡、相互协调问题。”


中国新能源海外发展联盟秘书长张世国指出,中国在风能、光伏等新能源发电设备制造方面具有服务绿色“一带一路”可再生能源的高质量合作实力,中国企业需要采用设备+、EPC+、融资+等商业模式参与“一带一路”新能源高质量合作。


未来清洁能源占比将高达70%,在各具“个性”发电和更加“任性”条件下,清洁能源大规模发展将引发大规模的能源革命。“一带一路”能源电力智库主任谢敬东指出,在能源革命的背景下电网企业将在企业定位、盈利模式、盈利空间方面发生深刻变化,电网企业需要向服务经济社会、服务市场主体的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模式上将向平台型企业转变。他认为,新技术正在推动不断增加的能源替代品与跨界颠覆者,新的技术趋势、商业模式和客户关系,使得数据获取和挖掘使得智能智慧化转型的核心。因此,综合能源服务可以获得能效提升和用能成本降低,重新定义能源用户和能源供应商之间的关系,最终形成共享参与能源网络,从而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创新。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
最新资讯